“没有记忆,
就没有共情力。”
「《食神》重映受挫,要对周星驰喜剧祛魅了吗?」
——
这是9月4日某媒体对《食神》8月31日重映,票房仅500多万的新闻报道标题。
说实话,《食神》重映这个事我不太理解,即便是情怀加分,抑或“我欠星爷一张电影票”,都不是召唤观众的理由。
大多数人说得很直接:
“我为什么要看一部在网站上就能看到的电影?哪怕它是周星驰作品?”
这件事引起的舆论反响也不热烈,官宣9527剧场今年两部周星驰出品的微短剧《金猪玉叶》和《大话大话西游》, 后者今年年底上线,前者在某平台播放量突破3亿,但一直被人吐槽。有趣的是,吐槽的大多都是老“星迷”。
滥用情怀、自我致敬……这些都是周氏微短剧遭诟病之处。同时人们觉得“大话西游”这个经典IP似乎被过度消费了。
一如《食神》在00后的眼中成了一部十分不“正确”的故事:
丑女、舔女、夸张、粗俗。
以今天的眼光看,周氏喜剧,乃至当时大多数香港电影都存在上述现象。
我可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特征吗?
有别于今天内地观众对电影的认知,彼时香港电影业最鼎盛时期,从写剧本到拍出来,最快的只有一个月不到。今人所见的很多老牌港星差不多都演过一些“三俗”电影。这很容易理解:
首先,香港艺人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香港就那么大,日常逛街都能遇到几个艺人。他们不像内地同行有“职业神圣感”,粤人讲求“捞世界”,艺人只是“捞世界”的职业之一。“市民文化”正是香港所有文娱产业的聚焦点。
其次,周星驰时代的内地还处于改开前期,内地人真的见识不到那么多五花八门的东西。作为同文同种的同胞,“一成二周”“四大天王”等在当年带给内地观众的新鲜度足够,文化影响也足够。因此如今的观众对周氏喜剧,乃至一些老港片的异议也会不足为奇——
时代感知不同,产品体验也不同。
最后,周星驰这一代港星的粉丝基本盘是70-90后(不含95后),这些人如今不是文娱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有消费能力,但消费首选肯定不是周星驰等。
如果用一句话评述周星驰和其他一些港星的话,也许是:
“有些人,摆在心里比放在眼前好。”
01
早些年周星驰做客内地某著名高等学府,与大学生们畅聊《大话西游》,某女性节目主持人曾评价周星驰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尽管那年他才四十多岁。
19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正是周星驰在内地热度最高的时候。那一代的大学生观众喜欢他脉脉含情的告白,“无厘头”这个词被淹没在一片赞誉中,尽管也有一些年纪大的人表示他的电影大多都是“下三路”,但这股声音是可以被忽视的。
舆论场,向来此一时彼一时,人们对周星驰的评价感性多过理性,那时内地电影市场也不景气,冯氏贺岁片晚于周星驰的喜剧,内地人租录像带和影碟还是多以港台海外为主,这种环境下大家对三俗的容忍度较高。大家记得至尊宝=周星驰,因此谁反对,谁就是异类。
直到2010年代末,某位老艺术家一句“眦毛炸鬼”不仅没有让人讨厌“至尊宝”,反而把周星驰作品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同上,不要忽略一个关键因素:
当年70-90后依然是舆论主流,也是消费主流。
说不清周星驰的口碑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路走低的。
是向太怒斥?还是洪金宝和王晶的“背刺”?抑或他的《新喜剧之王》口碑票房双扑街?反正一群人都站在一边或明或暗对他表示不满。
2021年,吴孟达去世,周星驰现身,网友唏嘘不已:
“想不到再见已是永别。”
关于他与周星驰之间的波折,旁人也看不清楚。“周星驰不懂尊重别人”似乎随着达叔离世迎来一阵热议。某社交平台上有人对周星驰“不通人情世故”做过解读,认为一个从底层龙套做到当红明星的人怎么可能不通人情世故?结论是周星驰只对“值得”的人尽显“人情世故”。
这个阶段随着互联网讯息的快速传播,自媒体兴起,“路边社”中的娱乐八卦力量聚焦在过往人物与经典的“爆料”上,95后与00后逐渐占据消费主力位置,他们对周星驰是没有记忆的,对周氏喜剧乃至老港片仅仅停留在“据说都是经典”的印象上。
不能说这一波观众有多客观,只能说周星驰等老一代人在他们眼中已经褪去了光环。
此外,当这一代人成长时,港片已经没落了。
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
最早北上寻求合作的陈可辛、钟少雄等一票导演已把创作视角瞄准内地民众的生活,洪金宝、成龙、周星驰等后来居上,内地所有能上映的港片题材都不再“纯粹”,通俗理解就是“市民文化”消失了,这些电影中内地背景占多数。
周星驰最后一部参演的香港本土故事是2000年的《千王之王》。自2001年开始,《少林足球》《长江7号》都以内地作为故事发生地。《功夫》是个例外,却也模糊了“陆港”界限。
《长江7号》之后,周星驰正式转型。2010年代就有了他编导的《西游:降魔篇》《美人鱼》和《西游:除妖篇》等,接着就是情怀暴跌的《新喜剧之王》。比他先一步败北的是老搭档刘镇伟的《大话西游3》……
所以周星驰不是孤例,许多老港星都在2010年代后纷纷打出“情怀”牌,基本都得不到认可。
时代变了,观众迭代了,新的时代人们用新的角度审视旧时代的产物。
这很正常。
02
80后正年轻时,不少人在日常表达“无语”“尴尬”等状态时喜欢做一个动作:
伸出三根手指朝上,顺着脑袋往下滑,这源于日漫中人物的“冷汗”,还有在社交媒体上往往自称“小女……”这些都是老词。如今不兴的东西都有一定的“历史考据价值”。
周星驰的电影亦是如此。
老“星迷”对周星驰新世纪之后的电影并无过多称道,多认为他脱离了小人物的嬉笑怒骂,要么玩深沉、要么玩高端,总之少了之前的许多味道。
新观众则对周星驰过去,乃至现在的一些作品倍感不解,比如某社交平台上大家在争论《国产凌凌漆》是恶搞还是抹黑,实际上这就是脱离创作时代的片面观点。
要知道97之前,香港电影对内地的描述多少都有些难以形容,周星驰至少还保留了家国情怀,只不过时间快进到新世纪时,很多香港电影人都在寻求发展和突破,他们需要找到立足内地市场的作品,也需要满足内地观众的口味。
《西游》系列和《美人鱼》等,都是在内地电影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的产物。作为贺岁片王牌,周星驰有信心凭借自己的品牌延续艺术生命。
但玩情怀,真的不再适合当下的观众口味。
举个例子,我在某平台上看港产老电影时,见到一些网友对港星往往“人脸识别困难”,别人嘲笑他们时,有人说了一句:
“我们没见过他们年轻时的样子,认错了有什么稀奇?”
没有记忆,就没有共情力。
《大话西游》也好,《食神》也罢,近三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内地社会生活、两性关系、民众认知的巨变,不能说它们过时了,可正如《食神》重映后00后观众的批评一样,有些桥段和表达让“孩子”们无感。
通常情况下,这叫“代沟”。
要求周星驰念出《大话西游》台词的那群大学生,现在最年轻的也即将不惑,这些人在做什么不得而知,不过他们肯定不是社交平台的主流。
周星驰,需要用新的作品打动新一代的观众群。
其他人也是。
03
《美人鱼》上映当年,坊间曾讨论过一个话题:
谁是下一代的“喜剧之王”?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上榜人物中,邓超、大鹏、徐峥、贾玲、“沈马”组合等在2024年这一年依然未分高下。
人们因此还要回顾周星驰的喜剧时代,在他之前是许冠文,香港人根据市场趋势用一场“争鸡头”的戏份完成了两代喜剧之王的交接。
1992年是周星驰年,年度十五部最卖座电影,周星驰独占七部。
这个纪录至今谁人能破?
1992年,距今32年。
周星驰主打喜剧,也凭喜剧称“王”。
喜剧的内核一定是悲剧。
如《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既是周星驰对一路走来的人生回顾,也是对无数“死跑龙套”的人生总结。
周星驰的早期喜剧基本都以小人物为原型,甚至《大内密探零零发》里“高手”的无奈也能引人共情:
职场上郁郁不得志的人,什么时候都摆脱不了老板和同事的PUA,直到“颁奖典礼”的那一刻,也只是人生如戏而已。
它同样植根“市民文化”中,以屎尿屁和下三路作为“定场诗”。
脱离了这种市井俗语,“喜剧”之于任何故事都不成立。
某年周星驰在和现场观众互动时发生过以下问答(大意):
“你们还爱看我打人(电影《功夫》)吗?”周星驰问。
“愿意!”观众喊。
“我老了,打不动了,要不让人来打我,好不好?”周星驰说。
“好!”众人说……
他是个悲剧人物,所以他是喜剧之王。
我如此理解。
或许再过些年,更年轻的观众早已不知道小人物的悲喜该如何表达,更不知道“曾经有一份值得一万年相守的爱情”是什么。
又或许再过些年,有人会问:
“周星驰是谁?”
可能有人会说:
“那是曾经制霸一个时代的喜剧之王。”
难怪王扶林说陈晓旭不够漂亮,看看他选的原黛玉候选人,那才叫美
2010资讯2024-11-06第26届上影节主视觉海报曝光 金爵奖评委阵容公布
1936资讯2024-11-06迪丽热巴身穿金色纱裙 笑容明媚文艺气息四溢
1871资讯2024-11-06JENNIE线下活动现场图曝光 身穿吊带小黑裙性感十足
1810资讯2024-11-06寡姐苦等十年如愿!《侏罗纪世界4》剧本令人惊叹
1798资讯2024-11-06让人上头的五部爱情剧,每一部都是甜到酣,错过一部都是遗憾!
1774资讯2024-11-063段恋情都告吹,演戏却一直有热度,这姐到底适合搞事业
1762资讯2024-11-06讽刺父权,教会和军队,它是60年代的女性主义
1761资讯2024-11-06有种“毁容”叫沈傲君,年轻时美貌惊艳了时光,今44岁成土肥圆?
1761资讯2024-11-06张淼怡回应出演“林黛玉”争议:晓旭老师珠玉在前,我无法企及
1736资讯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