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动漫
樱花动漫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李连杰+周杰伦,这个组合如今看来还是很奇妙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28   浏览次数:121

中国历史中有几个比较迷人的阶段,北洋时代算其中之一。

因为清末民初正是各种思潮涌入中国的时候,不只是“德赛”两位先生让蒙昧已久的中国人开始接触到神坛之外的事物,还有许多当时算是相当炸裂的思维,文化层面上有裸体艺术与情色电影,体育方面则有马拉松和大力士比赛。

清帝溥仪逊位后躲在紫禁城里也照样玩起了时兴的玩意儿,这种场景很有意思,在他身后的是曾经占据几乎整个亚细亚的古老帝国的离去,在他眼前的则是同四万万人一同面对的百废待兴。

袁世凯成了中国的第一位总统,孙文则还在美国因为口嗨派渐无支持,他们成为史书人物还需要很多年,在这期间内,在这个人均胎教肄业的年代,文化人物占据上层建筑,其次便是各种社会学科的萌芽。

很多年后读到《北洋夜行记》,常从一些书信中了解到当时的人文环境,以及放在今天也可圈可点的思想。

应该说北洋时代里,有些军阀还是做过一些好事的,这些昔日大清的臣子在改天换地后,有些人选择一边同沙俄硬刚,一边努力力保在外蒙的主权,一边维系汉地十八省的民族意识,一边引入先进的文科理念。总之,重视教育,并重视什么样的教育,是废除科举后许多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在努力去做的一件事。

体育,或者说武术,在当年渐成时髦。

这种时尚对应的是“我们到底怎么了?”的灵魂拷问——

经历了外敌占据首都割地赔款等屈辱记忆的中国人纷纷从天朝上邦的迷梦中醒过来,发现来到中国的洋人们居然个个人高马大,衣着光鲜,最重要的是似乎高高在上的老爷们见到了洋人立时矮了三寸,于是在极端自信和极端自卑中,国人分成了两派。

和今天一样,两派人物都通过“新闻纸”在线掰头,崇洋的人大概被打得痛了,不但反思,还连带嫌弃起祖先留下的一切,连鲁迅都说过“汉字羞耻”。

可拜祖先派恰恰因为深入肌理的痛,对“东亚病夫”这四个字咬牙切齿,于是口诛笔伐之余,强身健体成了官方隐隐支持的民间运动。

霍元甲,在当时的社会思潮和民族意识觉醒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1

我不太了解关于电影《霍元甲》杨紫琼被删除的那部分是我观看的版本问题还是其他原因,但在看完这部电影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原来杨紫琼也参演了,就是在原版开场的那一幕,她饰演一位中国申奥官员,以采访和回忆的形式牵引出一篇故事。

一篇关于意识觉醒的故事。

而当时,《霍元甲》宣传的亮点有二,一是功夫皇帝李连杰总是提退隐,二是主题曲由周杰伦演唱。这种组合在当时相当吸睛,因为2006年初,还不是一个会玩“反差感”的年代。记得那时媒体问过导演让周董演唱主题曲是不是有商业方面的考量?人家怎么回答的我忘了,但同名MV拍得也确实好看。

在周董的潇洒挥扇之外,李连杰先生用精彩的武戏获得了许多好评,但要注意的是,《霍元甲》仅有武戏好评。对于一般观众而言,电影的前半部分相当过瘾:

“霍元甲,你嘛时候是津门第一啊?”

一个疯乞丐问着被一群人簇拥的霍元甲(李连杰 饰),那时李连杰正值壮年,居然举止间还能演出少年人的轻狂,他歪着头斜着眼看着乞丐笑着说:

“大概……就在今天吧。”

随后走到台下签了生死状,纵身跳上擂台……

MV里有一幕是俯拍街舞演员倒立旋转的画面,然后画面切换成电影中同样俯拍的霍元甲1VN的群殴,动作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然后他赢了,然后他继续被小弟们簇拥着行走在江湖中,整日呼朋唤友,谁人带着人过来拜门他都大剌剌说一句:

“干了这碗酒,大家就是兄弟!”

我后来见到一篇影评说对这位霍元甲最直观的感受是“古惑仔”。

嗯,相当精准的形容。

流氓会武术,谁都挡不住。

这种气焰很难把他与电影后半部分的一代宗师联系起来,即便经历了纵徒行凶和家破人亡,我都不觉得他会有如何幡然醒悟立地成佛的意识,倒不如黄飞鸿,生来就是医术世家,武德兼修让人更加信服一些。

不过这不妨碍霍元甲在电影中继续与人起冲突,常战常胜的他见不得任何质疑和挑衅,这就是他为什么不分青红皂白跟津门大刀秦爷(陈之辉 饰)来了一场死战,秦爷被他一拳猛击胸口造成心脏停顿,一条好汉毙命于霍元甲之手。

秦爷的养子(向佐 饰)为了报复霍元甲持刀杀了他的母亲(鲍起静 饰)和女儿(胡小凌 饰),并在秦爷的灵堂上对霍元甲说:

“一人做事一人当,莫伤我养母和我妹妹”,随后挥刀自刎。

霍元甲懵了,一时间无从分辨这些惨剧是否真的发生了,他愣愣地站立许久,随后转身离开灵堂,丢下了惊恐悲愤的秦爷夫人(何思荣 饰)和女儿(马垠 饰),然后更荒唐的事情来了:

一群徒弟说,你这个傻子啊,都不知道究竟为什么就帮人出头打架,是你自己的徒弟先勾搭了人家的小妾,人家给你面子没把他打死,你倒去把人给弄死了?

霍元甲忽然笑了……

不知道那时的他会不会想到风光时给他爹上香在父亲灵位前说的话:

“爹,您当年的拳不够快,也不够狠,但您放心,有我在,我一定能做到津门第一!”

此刻他真的成了一个悲剧人物。

这就是市井街头混混的终局,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哪怕他是个会武术的混混。

2

只身漂流在外的霍元甲仗着八字硬生生挺到了苗寨,被盲女月慈(孙俪 饰)收留。在静谧的村落里,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也许是人生至悲让他放空了所有的过去,也许是人如白纸后反而可以重新接纳一种新生,反正混混霍元甲“再生”回到天津后,他成了宗师霍元甲。

在好友农劲荪(董勇 饰)的帮助下,他成立了中华武术会,还成立了精武体操馆。

这一段描写得直奔电影主题——

“我以为,世上的武术确实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习武的人才有强弱之别,通过竞技我们可以发现和认识一个真正的自己,因为我们真正的对手,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这段话的道理后来被我渐渐理解,可能理解得不是很透彻,只是当我在阅读、学习、工作的时候有时也会想起这番话。

四海归流,万众一心。

没有好勇斗狠,只有切磋技艺并从众学习。

重在交流,而非沽名钓誉。

这种百年前的人物风采和胸襟,置于如今看,更显得一些后辈们愈发地不成器。

但是,我和一些观众的观感一样,切换了形态的霍元甲在电影的后半段过于悲情,不是说悲情不好,因为民族意识和自豪感是有了,包括勇斗美国大力士,单挑几国武学高手,让日本武人(中村狮童 饰)在最后举起霍元甲的手宣布冠军是他,等等。

这些打戏同样精彩,可电影反映出来的教育意义过于明显,甚至近于说教。我以为对待一位传奇人物的终局其实不该如此悲催。尽管从幼年时看第一部香港电视剧《霍元甲》时我就知道他最终死于日本人之手,这个设定在随后同样由李连杰主演的《精武英雄》中仍有背景交代。

不过我依然觉得,至少在这部《霍元甲》中,当李连杰吐口鲜血朦胧中见到了盼着他回来的月慈时,那个在古树下挥动拳脚的英雄本该有更好的结局。不然的话,武学精神又该由谁传承呢?

这里还有个小细节——

霍元甲单挑多国高手时,台下有他昔日霸凌过的对手,还有秦爷的遗孀和女儿,当霍元甲倒地时,他们都在为他担心。这个情节的设置也意味着对于当年会武术的流氓而言,救赎意义达成。

此刻站在台上的霍元甲,所争的不再是津门第一,而是中华尊严。

在大义面前,许多私人恩怨确实可以放下。

这个设置我觉得很棒。

3

李连杰先生塑造过许多经典角色,黄飞鸿、方世玉、张三丰、陈真和霍元甲。

他年轻时凭《少林寺》一举成名,后来我曾见过他在武术比赛上的表现,十分精彩,拳脚功夫了得,香港同行对其的专业传承皆无二话。包括本片的动作导演袁和平先生,他就盛赞过职业选手李连杰相对于香港本土的龙虎武师来说,不能一并阐述,可见北派武术还是有根基和流传的。

后来李连杰曾远遁美国一段时间,说实话,他在美国拍的那些电影我一部都不喜欢,因为美国人过于强调他的武术属性,少见刻画他的个人风格。即便展示出来也多有些阴冷和邪恶。

倒是中年后,李连杰在《投名状》中的表现让我惊叹:

他把一个先是落魄潦倒后来意气风发的小军阀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

那句行走在冰面上的感叹“我这一生如履薄冰,你看我能走到对岸去吗?”让人叹息。

当他饰演的庞青云与赵二虎的妻子(徐静蕾 饰)在小舟上私会被三弟姜午阳发现后,他先是惊慌,随即放下船帘,当再掀起帘子看向姜午阳时,他的眼神变得阴冷刻毒。

这场戏让我意识到这是不一样的李连杰。

不止是李连杰,在陈可辛的电影里,我同样没有意识到刘德华(扮演赵二虎)在演戏。

《投名状》之前,便是这部《霍元甲》让他第一次以近乎反派的形象(美国拍的不算)出现在观众眼中,惊慌不知所措,大家不知道为什么霍元甲开场便是这副模样,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最终以英雄的身份死去。

反而是一首《霍元甲》完美地呈现了这位英雄的心语:

“小城里岁月流过去清澈的勇气,洗涤过的回忆我记得你骄傲地活下去……”

后来随着霍家后人的回忆,许多人会发现历史上真实的霍元甲并没有那么多热血的互殴事迹,包括勇斗大力士奥比音的传说,也不过是这个美国的马戏团演员口嗨一阵“东亚病夫”后被霍元甲应战,结果人家怂了不敢来,于是就有了“霍元甲击败大力士”的提气神话。

但是,让我们把眼光移至本文开篇的那个时代。

用一句《投名状》里的台词表述为什么需要塑造英雄:

“我们,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北洋时代是中国近代史上迷人也容易让人破防的时代——

列强环伺,是个国家就敢来这里分一杯羹,从旧时影像中可以看到,刚从“鞑靼帝国”(外国人语)脱离出来的中国人,几乎个个面黄肌瘦,市面上竟鲜有靓丽者,偶尔见到一些官员和富人,其身体形态要么佝偻,要么臃肿,肌肉?不存在的。

当时的人们需要一位精神上的英雄来告诉自己:

我们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糟糕。

实际上对于从北宋开始就重文轻武的中国社会而言,“穷文富武”的现实状态也是多数人不得不选择的一种社会进阶方式。别的不说,就拿最浅显的现象举例——

能坚持健身并用专业补剂的一般条件都不会太差,而且有钱有闲。否则饭都吃不饱谁还有闲心健身?何况大多数东亚人的体质对于蛋奶几乎没有吸收力,相反,农业国底子塑造出来的人种对植物蛋白倒能接受。

这就意味着习武需要力气,力气需要体魄,没有好的体魄,打太极都会闪了腰。

而霍元甲、黄飞鸿、陈真乃至叶问等这些从民间传说中提炼出来的代表人物应于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气象中,其武学大师、民族英雄的塑造也是基于一个残酷的现实:

请不要忘了,我们大多数中国人吃饱饭的时间不到四十年。

后记——

霍元甲在强撑着走上擂台时,许多人都在对他呐喊致敬。

2006年,《霍元甲》上映。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

那同样也是一个风云诡谲的时代。

有地震、有动乱,还有在海外被屡屡侵扰的火炬。

直到奥运会举行的当天,还有蕞尔小国罔顾体育精神在当天开战。

挺不给面子的。

但面子是给的吗?不,面子是打出来的。

农劲荪跟霍元甲说:

“怕你和尊敬你是两回事。”

当我以为他略有些片面了。百年来中国人骨子里少有掠夺性,多有保守和固执,但放眼世界,哪一个民族是靠仁义道德立国的呢?

这就是不同文化碰撞下的学习和思考。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也是后来人家进击中南半岛时需要权衡的禁忌——

平等的基础上才会有交流,否则全是颐指气使和不屑一顾。

关于“友谊”便也只是写作“朋友”读作“傻逼”。

这个道理对于一代宗师、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来说都适用。

也许,这就是霍元甲一开始混不吝的原因吧——我只是胡思乱想。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