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动漫
樱花动漫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不虚此行》远离爆款,错在哪?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05   浏览次数:67

淡然的选题,与必然的结果。

或许《不虚此行》在上影拿奖的时候,对自己的票房还是满怀期待的。



优秀的演员阵容,少有的电影选题,剧组也是专业团队,按理说它票房也应该“不虚此行”才对。

可现实是,它不管是单日票房,还是排座率,都不如已经上映一个月的《学爸》。



也难怪胡歌要在微博求票房,《不虚此行》远离爆款的熟悉,似乎已然成立了。


亡语


上映10天,票房2300w。

如果不发生奇迹,《不虚此行》收官可能五千万都到不了。

一部坦然谈论死亡的电影,最后却以“急切”来面对电影的慢性死亡。



很多评论将《不虚此行》的惨淡归咎于题材。

似乎殡葬业在国内市场是忌讳的存在,所以导致了观众不走进影院。

但风生认为有点片面了,去年的《人生大事》有遇冷么?



「死亡」在创作领域,从不代表沉重。

向死而生,以亡证存”更是行业标准级的主旋律,讨论人生价值的内核反而是讨喜的。

其次,“跟死亡打交道的职业”的话题感,在社会属性和好奇心态下,它是存在票房噱头的。

那么《不虚此行》究竟虚在哪?



《不虚此行》豆瓣评分7.2,是近期少有的国产佳作了,侧面说明整体质量并不算差。

虽然,好口碑与好票房向来不相关。

但,这部电影的拧巴正是“差的不明显”。



翻看影评内容,大多聚焦在故事节奏

好的人认为风格沉浸,差的人认为矫情做作。

这类点评套在任何一部“文艺片”都适用。



上篇聊《燃冬》的时候,风生也说过:把小众内容推到主流视野下,必然会产生言论审判。

这也算是文艺片的「门槛」:你选择以小众为框架时,就要接纳主流的不看好。

尤其是在这个剧本>导演>演员>噱头的类型。

就不要奢求观众的钱包与导演共情,备受好评的《hello!树先生》当年才多少票房。



站在公关学的角度,温馨提示一句:剧组人员谨言慎行。

千万别说类似“观众看不懂(审美低)”的话,这样电影凉得更快。


悬浮


电影有颗《入殓师》的心,但丢了魂。

鉴于导演背景,可能以“编剧(悼词师)”为切入点更显专业性,但这也忽视了观众的视角。



电影的确可以描述“边缘职业”,但又不能太脱离社会想象。

电影可以说入殓师:

逝者因各种原因,导致形象受毁,需要重新展现生前(美好)的状态,所以存在这份职业,逻辑自洽,观众理解。



但你说一个悼词师:

穿插在“上流社会”,自己有“底层焦虑”。然后洋洋洒洒的赚几千块的职业,这些素材已经为主流观众塑造了围栏,甚至让人怀疑职业的真实性。

这就像你跟我说一线城市的宠物美容师,月入好几万,工作繁多;

就算你怎么表现他职业能力,我已经跳戏停在了“帮狗梳毛,月入几万”这个点了。



类似的元素还有很多:像逝者家属的身份设计、大环境的刻板描述、主角的“写不出词”的苦恼...

要么是“为剧情服务的生硬”,要么干脆脱离现实,戏内戏外无法共情。

电影设计不是“春晚”,模板化人物与跳脱生活的碎片,代入感可能还不如赵本山的小品。



在电影宣发周期,团队大面积的标榜“普通人的电影”标签,也让冲突被进一步放大。

我宁愿你用些“落魄编剧被房东追房租”的烂梗填充,也比全片灌注的“憋屈情绪”要强上不少。



导演过于刻意的表达“普通人的生活”,实际却在俯视着普通人;

企图用一个“虚构感”的失意人,唤醒荧幕外的深陷困局的人,多少有点一厢情愿了。


缥缈


看《不虚此行》的时候,我总感觉跟韩寒的《后会无期》有点像。

两者如果载体不是电影,而是以文本的形式,评分应该会高上不少。



值得一说的是,它俩都不是典型的文艺片;

使用咖位不低的演员、讨巧的内容设计,都在说明电影有进入主流市场的信心。

但核心内容的“驱利性”,与电影预期的趋利性产生排斥,反而使电影定位变得尴尬,也让它天然远离爆款。



站着挣钱向来都不是易事,既讲实力也讲运气。

如果你看过导演的文字访谈,你会发现在他的解读下,会有很多细微又谨慎的设计。

但电影一旦公开,解读权就交接到观众手中了,这份关于人生的治愈,可能就成了难咽的画面。

主人公寻到了自己的人生答案,但这能让荧幕外的观众感同身受嘛?

过于平淡的叙事方式,甚至不如娱乐化的表达,起码后者输出了情绪价值。



所以我劝胡歌也别因为票房而发疯。

毕竟演技不是由票房决定的,如果实力亮眼,我相信观众也能看到。



然后劝劝电影团队。

普通人的生活可能淡如水,但荧幕创作,更具象化的苦难表达,或许更能突显“正向价值”的表达。

最后。观察生活,比想象生活更重要。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