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动漫
樱花动漫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用电影繁荣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增长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05   浏览次数:68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3月5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公布2024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在政府支持、企业增效、市场规范和观众参与的共同推动下,中国电影红红火火。红火的电影市场也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从票房到衍生品再到文旅消费的融合,电影的经济链究竟有何增值之道?


电影产业激荡出经济新活力


电影产业不仅规模庞大,同时也关联着诸多其他行业,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软实力水平的重要考量因素,它在国民经济的运作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小溪表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而它们与电影产业也都是息息相关。



电影业是文化产业强劲的投资领域,就今年的春节档来看,参与出品头部影片的影视公司在股价上都得到了提升。



消费层面,大量观众前往电影院观影,带来了庞大的票房收入。在观影之外,观众还会在电影院周边进行餐饮、购物等消费,为服务行业和商业市场带来了增长的机会。此外,电影的营销推广也催生了众多的衍生品和周边产品,进一步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于出口,近年来国产影视“出海”步伐不断加快,国产剧集和国产电影,“走出去”的体量不断增长,也取得不少亮眼成绩。


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近日在法国热映,黄金场次一票难求;《热辣滚烫》也被索尼影业购买了全球发行权,这也是索尼影业时隔9年再次全球发行的国产影片。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其商品属性决定了电影产业具有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


2023年中国电影票房达549.15亿元,2024年春节档总票房80.16亿元,不断地刷新中国影史纪录;同时,电影的相关衍生品、IP联名等商业形式也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如《流浪地球2》官方授权模型周边采取了众筹的模式开发,众筹金额高达1.2亿元。



随着一些优秀影视作品的热播热映,相应的拍摄地也随之爆火,如《繁花》的热播就掀起了观众去上海黄河路打卡的旅游热情。研究员张小溪指出,从电影票房到电影衍生品再到电影拍摄地旅游打卡,电影带来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一个长尾效应。



但是电影具有的鲜明意识形态属性也表明了电影产业在赚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电影相较于其他商品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有着影响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环境、教育等广泛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领域的功能,如《孤注一掷》引发的观众们对于“境外诈骗”的警惕性;《长安三万里》在年轻人中掀起一轮又一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潮等等,电影的社会效益能够比经济效益带来更深远更持久的广大效益。



不可否认的是,电影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辩证统一的,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如今的电影行业必须坚持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与经济效益相互统一,力求做到“叫好又叫座”。



政策助力新时代电影高质量发展


研究员张小溪指出,近几年电影行业相关的政策频出,也反映出了国家大力扶持电影行业的决心。这些政策共同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支持体系,促进电影行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有力地提升了电影经济效益。



通过设立电影相关的专项资金加大对于电影产业的投入,带来更多更好的优质作品。目前国产电影票房排名前九位的作品均受到过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的支持,累计带动了超过十亿观众走进电影院。



疫情以后对于电影税收的上优惠政策,减轻了电影产业的经济负担;融资、信贷、担保以及利息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对于电影的制作成本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缓解。



中国电影与中国经济相辅相成,对此研究员张小溪从经济的角度为中国电影市场建言献策,提出首先是从供给侧到需求侧的匹配,其次是政策的相机抉择,最后是培养健康有序的电影投资生态圈,以期中国电影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THE END
*
*